园区
400-800-6992    13913866997

苏州产业结构

2018-09-12 15:56 访问次数: 2337

苏州作为改革开放的一名排头兵,历经近40年发展转型,苏州已经坐上全国工业总产值第二大城市、经济总量第一大地级市的交椅。苏州在《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中位居第八位,GDP已经超过南京居江苏省首位;根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2017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经过五大指标的综合计算,苏州由2016年的第13位跃升至第7位,再次划入新一线城市。

纺织、钢铁、机械及各色代工企业,以往一直是苏州经济支柱。2010年,传统产业占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72%,新兴产业占28%;2016年,传统产业占比降到50.2%,新兴产业上升到49.8%。以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成为引领苏州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主力。

2017年,苏州市六大支柱行业累计完成产值30568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电子信息业完成产值9744亿元,同比增长8.6%装备制造业完成8455亿元,同比增长9.3%;冶金业完成3362亿元,同比增长24.8%;纺织业完成3047亿元,同比增长3.5%;轻工业完成2685亿元,同比增长9.3%;化工及石油业完成3275亿元,同比增长13.8%。

1536736518(1).png

苏州拥有6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开发区、苏州国家环保产业园、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 、吴江经济技术发区 、江苏苏州浒墅关经济开发区,两个国家级高新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个旅游类——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在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17年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共计219个)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排名结果中,苏州工业园区合排名第一,昆山经济开发区综合排名第六。而在2018年初,科技部火炬中心下发的《关于通报国家高新区评价(试行)结果的通知》显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列17名。

1536738125(1).png

苏州工业园,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88平方公里,2015年,苏州工业园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7.2亿元,各类税收总收入超6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6万元。连续两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集成电路产业,园区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国18%。园区已集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40多家,“IC设计与制造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产业集群试点。园区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软件产业,园区软件企业300家。游戏动漫产业,园区有游戏动漫企业40多家,其中游戏公司近20家、动漫公司近30家,50%以上的企业主要从事原创作品生产和营销,每年原创动画生产能力超过5000分钟。生物医药产业,医药企业产值达80亿元。新材料产业,产值达45亿元。园区新材料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材料、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

 1536738401(1).png

昆山经济开发区,处江苏省东南部、上海与苏州之间。东西最大直线距离33公里,南北48公里,总面积921.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23.1%。其创办于1985年,1991年1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开发区,199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今天已发展成为全球资本、技术、人才的集聚地,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的集聚区,中国对外贸易加工和进出口重要基地,综合发展实力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开发区前四。高效率的行政服务,成熟的招商运营,集聚了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支撑起了电子信息、光电显示、精密机械、民生轻工、装备制造并举的多元化产业格局。截至2010年10月底,昆山开发区累计批准来自欧美、日韩、港澳台等43个国家和地区客商投资的1642个项目,合同外资149亿美元,实际到帐资金84亿美元。其中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有516个,上亿美元的项目有41个,独资项目1372个。世界500强企业在开发区投资创办了54个项目。众多投资商中,台资企业占主导地位,昆山开发区是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支撑起了昆山开发区电子信息、光电显示、精密机械、民生轻工、装备制造并举的多元化产业格局,笔记本电脑、液晶面板和显示器及电视整机等产品形成完备的产业链和重要的出口基,全区出口总额占全国三十分之一强。以特色基地承载主导产业壮大,引进民族品牌企业,推动内外资经济融合发展,是昆山开发区转型升级战略的重要着力点。

1536739868(1).png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1997年又被中国政府确定为首批向APEC成员开放的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2017年底,全区总人口8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9万人;下辖浒墅关、通安2个镇,狮山、枫桥、横塘、镇湖、东渚5个街道和浒墅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科技城、苏州西部生态旅游度假区、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苏州高新区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重点围绕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申报等方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拥有206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江苏省的11.3%,苏州市的42%以上,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科技创新功能日益增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被联合国确认的“国际企业孵化器”。凭借高新技术和产业规模方面的优势,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经济指标在全国53个高新区中名列前茅。

苏州省级开发区有10个,分别是: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张家港市电子商务产业园、江苏扬子江国际冶金工业园、江苏吴中经济开发区、江苏相城经济开发区 、江苏张家港经济开发区、江苏太仓港经济开发区 、江苏吴江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 、江苏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

         1536740694(1).png

苏州坚持“工业强基”理念,按照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的目标取向,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营造符合产业转型导向的政策环境,优化布局结构,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层次能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推动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苏州市经济建设迈上新台阶。

加快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

  1536825068(1).png

金融业:推动苏州金融业实现由“支柱产业”向“最主要支柱产业”跨越发展,加快建设中新金融创新合作试验区、台资金融机构集聚区和金融服务外包集聚区、科技保险创新实验区等三大金融高地。力争在2020年集聚全市超过85%的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机构,业务总量占全市65%以上。

现代商贸和商务:深入推进国家电子商务师范城市建设。改造提升现代商贸集聚区,打造商务服务业主体示范楼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发展法律、会计、咨询、知识产权、会展服务等产业。

科技服务业:着力推进科技服务基础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重点发展自主研发、产品设计、创业孵化、技术贸易及评估咨询等科技服务,整合科技服务资源,培育一批专业高效的科技服务机构,提升科技创新创优支撑能力,构建现代科技服务体系。

服务外包:以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为抓手,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特色园区为载体、金融资本深度参与、布局合理的服务外包产业体系。

现代物流业:提升发展港口物流、保税物流、供应链物流、国际铁路物流、联合发展公路专线物流,创新发展成像共同配送、定制与增值性物流、“智慧物流”、“绿色物流”。

文化产业:进一步提升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以文化为魂提升关联产业的文化魅力,推动文化于与创意设计、旅游、科技、互联网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市场作用,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做大做强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园基地和文化品牌。

大健康产业:以高端医疗、健康管理、照护康复、养生保健、健身休闲等领域为重点,抢抓老龄化时代、消费升级带来的产业新机遇,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生命健康产业基地、国内知名的新型医疗和养生休闲服务中心”。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1536826000(1).png


大力贯彻《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全面推动苏州制造业转型升级,向高附加值化和服务化发展。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突破大尺寸面板生产关键技术,推进平板显示用彩色滤光片、玻璃基板、偏光片、LED背光源及关键生产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逐步由组装加工向自主研发转变。加快OLED显示技术和产品的自主研发,积累自主知识产权。加快高效智能终端及芯片、下一代高速宽带信息网络设备、核心交换芯片及设备、高性能传输设备及高速光模块、高端网络服务器及安全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突破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及配套材料的关键生产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重点支持昆山和工业园区的新型显示技术产业、吴江和常熟的光纤光缆产业加快发展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突破精密重载数控机床制造、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制造、工程机械智能化精确控制、增材制造、MEMS器件微纳复合加工及高性能低成本封装等关键技术,加强集成创新和自主研发。突出数控整机、大型特种成套设备和核心功能部件的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培育形成高端产业集群。重点支持昆山和张家港、高新区、吴中区等地区的精密多轴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产业、工业园区和昆山等地区的大型工程机械和成套特种设备产业、工业园区的微纳制造装备和图形化装备产业、工业园区和吴江等地区的半导体及光电子行业制造设备产业、吴江和常熟等地区的智能化电梯和升降机设备产业、常熟太仓等地区的中高端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新区和昆山等地区的轨道交通装备及外延设备产业,以及张家港和太仓等地区的环保设备、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新区高端泵阀产业加快发展。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共性基础材料。突破纳米硬质合金、纳米膜、纳米晶金属等纳米新材料研发和应用。开发高性能特殊钢、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结构性材料。发展无碱玻璃纤维、氨纶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材料。开发专用焊接、喷涂、密封、超导等特种材料。研发膜材料及组件,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及成套装置。开发先进陶瓷、特种玻璃等具有特殊性能的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发展高纯石墨、人工晶体、超硬材料及制品。重点支持张家港等地区的石化新材料和高品质特殊钢产业、昆山和相城区等地区的光电膜、工业园区的纳米新材料以及吴江等地区的碳纤维和芳纶产业加快发展。

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发展,突破资源管理、大数据存储、物联网感知等核心技术。发展关键领域安全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数据库软件等工业基础软件,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控制平台和重点行业应用软件,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技术。拓宽信息服务与数字内容服务的应用范围,加快互联网精准搜索系统、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等发展,培育互联网+旅游龙头企业。研发高密度多层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新型晶体器件,超导滤波器等。研发高速集成电路技术及芯片,纳米级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封装和测试。重点支持工业园区和昆山等地区发展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产业。支持高新区打造以POWER芯片、主板、服务器为核心的一体化产业生态体系。支持昆山、工业园区等地区加快形成MEMS产业集聚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开发太阳能光伏、风能、核能等新能源技术和装备,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生产制造新工艺。推进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大容量锂电池成组技术与设备生产,发展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促进驱动电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汽车电子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研发燃煤工业炉窑改造、节约和替代石油、流程工业能量系统优化、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等技术与装备。推进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污水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环保设备研发生产。重点支持高新区和太仓等地区的光伏产业、张家港和吴江、吴中等地区的环保产业、工业园区和常熟等地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新区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加快发展。

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大力推进医学与信息、材料等领域新技术的交叉融合,构建生物医药、医工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研发高精密诊断及治疗设备,差异化CT、彩超、磁共振等影像设备,新型便携治疗设备。开发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和检测试剂,传染病早期检测诊断试剂,新型系列肿瘤标记物检测试剂。研发生物医学材料,骨、牙、关节等系统用生物活性修复材料,人工器官等体内植入物。发展生物合成、生物芯片、生物反应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推进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多肽药物、核酸药物等规模化制备。发展化学制药、高端仿制药和生物育种。重点支持高新区等地区的医疗器械产业、工业园区和吴中区等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 

1536827502(1).png   

苏州作为制造业大市,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在充分发挥制造业的优势前提上,推动二、三产相互支撑、融合互动。五年来,现代服务业成为产业发展新动力,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高端服务业为重点、消费性和公共性服务业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逐渐形成。六大支柱产业呈现良性分化走势,代表先进制造业方向和整体实力的装备制造业取代钢铁产业成为第二大主导产业,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由2011年的17%提高到2016年的21.7%。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电网和物联网已成为千亿元级新兴主导产业。

上一篇: 无锡城市概况

下一篇: 苏州城市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