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
400-800-6992    13913866997

镇江产业格局

2018-10-24 16:04 访问次数: 1917

镇江地处苏南板块,经济发展与周边城市却有一定差距。对标苏南加油干,关键还是要把目光聚焦实体经济,通过实施“产业强市”主战略,推动“两聚一高”新实践,提升发展热度和城市高度,实现“强富美高”新镇江的美好蓝图。

一、镇江市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土资源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2018年第4号公告,公布了2018年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其中镇江3家国家级开发区、6家省级开发区名列其中。

镇江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高新区——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保税区——镇江综合保税区江苏省通报“2017年简政放权创业创新环境评价”情况。在全省开发区序列,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名位列第一。

1540428538(1).png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位于镇江市东部,是1992年设立的镇江经济开发区和1993年设立的镇江大港经济开发区,于1998年6月合并正式成立的。2010年4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3个镇、2个街道,总面积218.9平方公里,人口27万。现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镇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国镇江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级光电子与通讯原器件产业基地、中国镇江出口加工区、国家级沿江绿色化工产业基地等6个国家级载体品牌,已成为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高档铜版纸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工程塑料粒子基地、中国最大的汽车发动机缸体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可调螺旋桨生产基地。

1540429185(1).png

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镇江高新区于2014年10月升格为国家高新区,是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所依托的9个国家高新区之一,也是镇江苏南国家自创区建设的引领区、示范区和辐射区,统筹镇江苏南国家自创区“一区十四园”。镇江高新区位于镇江主城区西侧,是镇江城市发展战略“一体两翼”的“西翼”,面临“G312创新带”“宁镇扬一体化”、扬子江城市群、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等一系列战略布局的机遇,镇江高新区将成为镇江城市向西发展,对接南京的先导区、核心区和主阵地。主导产业有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半导体及通信产业、数字创意产业、高技术服务业。聚集了挪威康士伯、德国贝克尔及日立造船、中船动力、镇江-船厂等国际国内知名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型节能环保设备等产业方向。

1540433726(1).png

镇江省级开发区有6个,分别是:江苏丹阳经济开发区、江苏句容经济开发区 、江苏丹徒经济开发区、江苏扬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镇江京口工业园区、江苏省丹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丹阳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列全省同等级开发区第2名,镇江市第一位,经济总量和规模占丹阳全市的40%以上。

1540428844(1).png

江苏丹阳经济开发区

江苏省丹阳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丹阳经济开发区位于江苏省丹阳市,为江苏省级首批重点经济开发区之一。丹阳经济开发区是以工业经济为主体,商贸、金融、文化、科技多元化发展的综合性开发区。开发区交通区位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中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中心腹地和全国制造业最发达的沪宁城市带上。201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85.7亿元,比上年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33亿元,工业应税销售349.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9亿美元,完成市下达任务。全区有各类企业35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54家,销售亿元以上企业36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有大亚科技、恒神碳纤维、大力神集团等上市企业。开发区重点围绕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新能源、精密制造等产业,聚焦深圳、上海、北京、日本、欧洲等重点区域开展招商活动。

1540434842(1).png

江苏省丹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苏省丹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丹阳高新区”,位于丹阳市区正南,312国道、241省道、122省道穿境而过,2013年由原丹阳市云阳高新区与延陵凤凰工业园整合而成,2016年5月升格为江苏省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丹阳高新区区位条件良好,位于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中心地带,规划管辖范围为“一区四园”,共计175.85平方公里。产业特色鲜明,形成了以新材料、新型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1540434220(1).png

二、镇江市产业结构

2017年前7个月,镇江全市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2611.5亿元,同比增长12.5%,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6.3%,比去年底提高0.1个百分点。重点制造业园区应税销售增长18%,高于全市平均增幅3.1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应税销售的比重达35%,比去年底提高1.2个百分点。制造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在智能制造领域,今年镇江市重点推进33个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212.4亿元,现已建成省级智能车间23家,全市工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92%;作为全省唯一国家级军民融合发展产业示范区和首家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我市“参军”企业已达52家,不久前与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12家军工大院大所专题对接,推进了12个军民合作配套项目,军民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工业绿色发展方面,镇江已跻身全国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目前创成6家国家“绿色工厂”,占全省比重27.3%,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1540450642(1).png

镇江应该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努力实现发展动力从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与改革驱动跨越、发展方式从注重规模速度粗放型向注重质量效率集约型跨越、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跨越,以生态领先为导向、绿色融合为特色,推动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双主干”、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特色产业体系。

1540455753(1).png

一)积极发展高质量的服务业

打造旅游业成为服务业第一支柱产业。全面构建“畅游镇江”体系,推进旅游业提档升级,把镇江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山水花园城市与文化旅游名城、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休闲度假胜地。整合镇江全域旅游资源,充分彰显山水、江河、湖岛等特色生态旅游资源,加快构建以“三山”、南山、十里长山、西津渡为核心的主城旅游发展核,以环茅山养生度假乡村旅游区、丹阳国家级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江岛温泉养生旅游区三大旅游发展区为主体,以沿江连岛旅游带、沿古运河旅游观光带、沿高速公路区际快速通道带、沿城市山林绿道慢行城乡体验带四大旅游带为支撑的“一核三区四带”的大旅游空间格局。

壮大现代物流和文化创意特色主导产业。以增量提质为导向,不断提升现代物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壮大特色主导产业。现代物流产业,发挥江海河、公铁水联运优势,着力推进大港口、大物流体系建设,形成以镇江新区港口综合物流园为核心的“一核三片八区”物流产业格局,强化沿江物流带腹地产业集聚功能,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物流枢纽和长三角区域性物流中心。

提升重点服务业发展质量。加快推进现代商贸、商务金融、软件信息和科技服务等重点服务业高端化发展,提高服务业整体实力和发展质量。现代商贸业,强化规划布局引导,加快镇江主城及丹阳、句容、扬中的城市中央商贸集聚区建设,提升丹阳眼镜市场、汽摩配市场,扬中电气工业品城、丁卯市场群、句容特色农产品市场以及正阳汽配城等专业市场水平,加快发展特色商业街、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城市商业综合体等平台和载体,建设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

培育新兴服务业态。培育发展电子商务、云计算和物联网、服务外包、健康养老以及环境服务等服务业新兴业态,加快形成业态创新优势,抢占新兴服务业发展先机。

1540456722(1).png

二)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培育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以“海、陆、空”装备和智能电气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高性能金属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先进高分子功能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将两大支柱产业培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推动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量提质。加快推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

推进优势产业特色发展。以“高端化、规模化、智能化、集聚化、低碳化、服务化”发展为方向,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具有优势的传统产业特色化发展。支持眼镜、森工、食品等轻工产业升级,着力发展“名、优、新、特、精”产品。

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加大技术改造升级的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化工产业环保、安全水平和产业层次,引导传统化工转向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石油化工深加工、清洁煤化工等,严控化工产业规模和布局,以镇江新区绿色化工产业园和索普化工基地为载体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1540457112(1).png

三)注重发展高品质的现代农业

重点发展五大特色农业。突出优质粮油、高效园艺、特种养殖、碳汇林业、休闲农业五大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技术,延伸链条、壮大规模、提升知名度。

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培育融合主体、创新融合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更多分享增值收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和支持以“农民+基地+龙头企业”的发展模式,通过合作与联合的方式发展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

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民素质,培育一批爱农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兴职业农民。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着力开展农民合作社综合社示范创建,积极推广“戴庄经验”,支持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型合作社、综合服务型合作社。

加强农业发展支撑保障。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实施农田水利规划工程,加强农村泵站更新改造,全面清淤整治农村河道,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

1540457482(1).png

四)全面推动产业“三集”发展

引导先进制造业园区特色发展。重点围绕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产业,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力强、特色鲜明的先进制造业特色园区。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强化园区功能分工和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围绕重点优势产业,形成一批专业化、规模化产业特色基地。

1540457787(1).png

推动服务业集聚区跨越发展。依托城市、制造业集中区、交通枢纽和旅游景区,分类建设一批中央商务商贸区、现代物流园、科技创业园、软件园、产品交易市场、文化旅游产业园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集聚带动能力。优化服务业集聚区布局,重点在中心城区布局建设商务、商贸集聚区,在城郊结合部和交通要道口布局建设产品交易市场,在重点开发园区布局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科技信息服务载体,在主要交通枢纽布局建设综合性物流集聚区,在集中居住区布局建设生活性服务集聚区。推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等产城融合发展。

1540457933(1).png

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示范发展。按照产业高效、设施先进、管理现代、服务完善的思路,建成以设施蔬菜、高档花卉苗木为主导产业,集生态种养、休闲观光、科普教育和科技研发推广等为一体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丹阳、句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镇江新区“中国-意大利农业创新示范园”,支持扬中、丹徒力争创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着力打造一批设施水平高、研发能力强、市场营销优、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1540459459(1).png

综上所述,镇江实施“产业强市”主战略,把“全面推进制造强市战略,全力振兴实体经济”列为“1号议案”,以“产业之实”推动“经济之强”,迈出了“强富美高”的坚实步伐。推出的“3+2+X”产业链培育计划,旨在推进“强、延、补”链式招商,重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三大新兴产业,传承发展眼镜、香醋等历史经典产业。该市相关领导介绍说,希望镇江到2020年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突破1.3万亿元。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示新形象、实现新作为,镇江早已蓄势待发。有理由相信,依托丰赡的历史底蕴和318万人民的凝心聚力,在产业强市、创新引领、改革开放、绿色生态上全方发力的镇江,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